档案工作应在文化强市建设的征程中有所作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决策部署,省委把文化建设列为加快现代化建设“八项工程”之一,市委审时度势,提出了“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特色化,加快向文化强市目标迈进”重大战略。作为党和政府职能机构的档案部门,如何在文化强市建设的征程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文化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新时期档案工作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档案工作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担负着保存历史文化财富,延续民族优秀文化的光荣使命,在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档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档案真实记录了人类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人们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档案记载了历史、传说、文学等一切文明成就,凝聚了历史文化积淀的成果,延续了人类文明。
二是档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如图书、杂志,档案也是其中之一。档案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其原始性、真实性、其参考凭证价值、权威性,是其它媒介无可替代的,档案必然成为承载文化的主要载体。
三是档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佐证。档案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必须重视对现有文化档案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才能储存、传播和传承社会文化,从而发挥档案在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档案工作在文化建设中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的档案工作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全省档案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突出档案馆建设重点,不断夯实档案基础业务工作,加强档案资源、利用、安全体系建设,着力强化档案工作服务能力,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尽管我市档案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方面仍有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与文化建设的意识有待强化。档案工作参与文化建设“无用论”、“无为论”的错误观念仍然存在,主动服务文化建设意识还不明显。开发档案文化资源,传播文化信息无论在力度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是提供文化产品的数量比较稀少。档案文献的编研与开发是一项文化建设和文化创造,为文化事业提供文化产品。我市档案编研工作起步晚,档案文化精品数量少,质量也有待提高,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的力度不够大,与社会和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是投身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不足。档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档案人员是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直接参与者,肩负着文化建设的重任。我市档案部门人员数量少,高级档案专业人才不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现阶段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建设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既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又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市档案工作者应抢抓机遇,强化档案部门参与文化建设的意识,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途径。
1、提高档案参与意识,加强档案文化建设保障
推进文化兴起,建设文化强市,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事关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全面小康进程,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档案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参与文化建设的认识,自觉主动地服务文化强市建设。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积极争取将档案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推进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成立档案文化建设领导组织机构,负责全市档案文化建设的工作领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建立工作责任制,强化任务分解落实,将档案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二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党委、政府财政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档案文化建设的经费保障;广泛募集社会资金,鼓励民间资金参与,探索档案文化项目社会化运作方式;设立档案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统筹安排,重点扶持,开发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档案文化项目。
三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采取定向培养、进修培训、交流锻炼等多种途径,加大对档案人才队伍培养教育力度;重视档案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资源配置,加强领军人物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档案文化建设奖励机制,设立宿迁档案文化贡献奖,定期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2、发挥档案馆文化阵地功能,打造城市文化地标
按照“五位一体”的功能要求和文化事业机构的定位,紧扣新一轮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做好档案馆新馆建设和馆舍改造工作,将档案馆建成地方重要文化阵地,成为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满足档案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一要充分发挥档案馆的文化存储功能。档案是人类存储文化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文化的存储器。作为档案集中保管基地的档案馆,也就成为地方文化存储中心。各级档案馆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履行档案收集保管职能,发挥文化存储功能,为国家和地方积累档案文化遗产。
二要充分发挥档案馆文化传播功能。档案的信息传递具有原始性、直接性、持续性和不可争辩的权威性。各级档案馆征集、接收经过整合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档案信息,是历史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场所。各级档案馆要认真做好查档接待,开展档案编研开发,充分发挥档案原件和档案文献书籍的文化传播功能。
三要充分发挥档案馆文化教育功能。档案馆是人类历史文化知识的存储基地,必然要参与社会文化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同时,进一步发挥公共档案馆在开展青少年教育、进行科学普及与文化传播等多领域的文化服务功能,使档案馆转变为可以提供集中性、系统性、高层次文化服务的重要文化阵地和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3、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建设,助推文化事业发展
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建设,重点接收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特点的档案资料,是档案馆真正融入社会大众文化洪流并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能不断提升我市档案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一要加强文化档案的征集力度。主动介入西楚文化节、创业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争取把档案工作纳入其中,同步部署、同步开展;与市内各收藏协会、名人学者建立广泛联系,借势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特长,丰富档案文化建设资源;聘请有影响的社会各界名人担任征集顾问,借助民间力量进行征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资源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二要拓宽文化档案的征集范围。对大专院校、文化团体等文化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确保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文化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征集我市知名专家、学者等的书信、手稿、照片等档案;接收能突出反应宿迁特色的名企业、名产品等档案;开展市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实物影像资料、口述资料的征集。
三要做好珍贵文化档案的抢救。对现有馆藏中的珍贵文化档案资料存在的破损等,要及时进行修补;对反映地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北大鼓、云渡桃雕、洪武花棍舞等,及时进行著录;对重要声像档案、地方特色档案,开展收集、抢救和保护;对散存于民间和海外的珍贵文化档案开展广泛征集,确保重点文化档案得到永久保管和有效利用。
4、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促进档案文化建设
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是档案文化功能实践的重要环节和步骤,能扩大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社会影响,有效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丰富地区文化建设。
一是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推动实现珍贵档案、重要档案和部分利用率高的档案全文数字化;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实现网上档案查询;推进县区开展档案网站建设,举办网上档案展览,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热情周到、及时准确、方便快捷的档案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是要着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实施档案编研精品工程,推出一批反映宿迁特色的高质量档案文化精品;选择主题突出、拥有新意、趣味性强的档案故事,与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档案宣传合作;突出档案文化特色,办好档案展览,组织好档案文化讲座,加大档案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激发档案文化创造活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三是着力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充分认识地方档案的精神内涵和馆藏资源的特色,进行档案文化产品开发;制作书籍、画册、影集等珍贵馆藏档案资料的高仿复制件;依托特色馆藏、展览等主题内容,设计制作具有实际功能用途的画册、光盘、日用品、工艺品等;与相关部门联合发行具有地区特色的纪念邮票、明信片等。
宿迁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档案部门应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及时把握有利时机,充分依托自身的独特资源优势,积极发挥档案文化传承、宣传教育和利用服务功能,完整记录宿迁的文化发展轨迹,在文化强市建设征程中有所作为,创造业绩。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